槐花飘香的村庄
王小燕
孟夏时分,落红渐尽,槐花却悄然盛开了。一片片,一树树、一串串,如悬挂的珍珠。槐花以她的素洁、淡雅向世人展示她的风韵。正是槐花,在“无意苦争春”的季节,淡泊胸襟为成州乡村扮靓添彩,让美好春光延续。
驱车行驶在去往鸡峰镇陈沟村蜿蜒的山路上,路边一排排槐花特有的淡淡幽香,伴随阵阵微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一簇簇雪白的槐花如团团云絮,漫卷轻摇,如叩响了铃铛,白里透青的花儿,挨挨挤挤垂挂在碧叶间,让我陶醉在心旷神怡之中。这是一个放逐绿色的季节,各种植物在阳光下伸展了身子一个劲疯长。掩映在绿树里的青瓦白墙屋舍,就像童话里的世外桃源。路旁的翠竹林,秀气挺拔,一身清新,姿态舒展。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看蔚蓝的天空白云苍狗,小鸟婉转悦耳的啼鸣萦绕耳畔,绿色带给你更多的放松。
不知自己是多少次奔波在这条洁净的山间小路上,犹然记得第一次踏入鸡峰镇赵山村时泥泞淹没了脚面,手脚并用,翻山越岭的一幕还在脑海。如今满目青翠,蜿蜒的水泥路像一条巨龙一样盘旋在山间,路基边红白相间一排整齐的圆柱防护桩,防护墩像守卫村庄的哨兵。我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山路十八弯的迂回曲折,都能叫得出沿途的村名。我们陪伴着它一天天一年年终于迎来了“天堑变通途”。村民们再也不愁路难行了。昔日我作为交通局精准扶贫鸡峰镇赵山村的一名帮扶责任人,走访入户,调查了解,对赵山村民的情况基本上像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般熟悉和了解,而今天我作为一名成县扶贫攻坚成果文学创作组大型主题采风活动中的一员而感到格外的自豪,我要用自己手中的笔,用我多年来深入鸡峰镇赵山村和陈沟村帮扶的切身体会和感悟,来见证美丽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和老百姓们发自内心深深的喜悦之情!
成县,历来被赞誉为陇上江南。因它地域开阔,气候温润,风光秀美,更因鸡峰山、西狭颂而久负盛名。位于鸡峰山脚下的赵山村,陈沟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山大沟深。老百姓没有路,没有水,行路难。曾几何时,生活在此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凭天吃饭,一年的收入除去柴米油盐仅能填饱肚子,如遇天灾,一年歉收,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村民们望着巍巍青山,一声声无奈的叹息。陈沟村是全县南片特困区深度贫困村之一,五年前进入陈沟村的必经之路有两条,一条是翻越险峻鸡峰山,然后沿着田间小道经潘山村进入陈沟村,另一条是经小川镇关山,再沿崎岖山路进入陈沟村。尤其是高山多阴雨,入秋进入雨季,道路泥泞难行,有的地方仅一人能通过,运输全靠肩挑背扛。部分有想法的山里人,打下山货,装好特产,想进城换点钱补贴家用,但大山的阻隔,道路的难行,每每让陈沟村人望而却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有力落实,交通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先导工程,在成县大地生根发芽。随着县乡公路升等改造、通畅工程、“千村美丽”村组道路、便民桥等一批惠及民生的交通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助力全县富民产业蓬勃发展,鸡峰镇不例外,迎来了修通路的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及农民的高度重视下,各级领导真抓实干,联村干部扎根基层,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地、生根、发芽、开花。我们曾经帮扶的鸡峰镇赵山村,局领导积极筹措资金,为赵山村修建了一条长12公里的通村联社水泥路,使赵山村从无路到有路,小路变大路,为赵山村修出一条真正的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彻底改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从发展特色产业入手,在详细了解每一户村民的家庭情况、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办法,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经过四年多上下齐心,政策倾斜及政府、及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鸡峰镇赵山村经省、市、县扶贫攻坚组验收合格,全村脱贫,走向了美丽新农村奔赴小康之路上。如今县委、政府又给我局重新调整了帮扶对象,鸡峰镇一个深度贫困村-------陈沟村。我们感觉肩上的担子仍然很重,但是我们也自信,同样能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样以交通人不屈的工作作风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2014年春天,在我局精心组织下,在村两委班子全力配合,村民大力支持下,陈沟村梦寐以求的进村水泥路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从小川镇关山至陈沟村,再从陈沟村至潘山村至鸡峰镇两条共20.3公里,同年底正式建成通车。2015年陈沟村村组道路紧锣密鼓实施,年底全村7个社实现了村组道路网络全覆盖。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打通了断头路,走上了幸福路啊!”这是当了30多年陈沟村老支书陈永明发自肺腑的感叹!
“我真的没有想到,祖祖辈辈期盼的路能在一睁眼的功夫就修通,不仅通到了村上,现在直接通到了家门口。”陈沟村一社村民陈云辉好像还不敢相信眼前的这条平展展的水泥路,还不敢相信从此他能从家门口坐上车进城赶集。
“路通到我家门口了,我的养猪场有救了!”陈沟村七社养猪专业户王改田又来了劲头。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2013年敢闯敢干的他向亲戚朋友借款筹资修建了养猪场,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道路难行,养猪成本高,饲料进不来,生猪出不去。养猪场濒临倒闭,现在道路修在养猪场门口,出路不愁了,养猪场能稳定经营了。
在陈沟村,随便找一位村民询问对修建公路的体会,他都会滔滔不绝起来。
陈沟村全村218户818人,村民们敦厚善良,他们渴望走出大山,渴望美好的生活,渴望党的温暖和关怀。我的同事路政大队队长路晓明自担任精准扶贫陈沟村第一书记以来,和帮扶队员王亚飞、石小宝一起一直坚持驻扎在陈沟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们走遍了陈沟村7个社85户,摸清了每一户家庭情况和需求,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就更频发地深入陈沟村,了解了深度贫困的意义,走进了弱势群体,才感受了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这项工作的艰巨和伟大意义。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那是2016年春节前夕,开展“走基层、访贫困、送温暖”活动,我们帮扶队通过慰问入户,重点排查出陈沟村特别贫困的农户有四、五户。以前对贫困人口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的认知,当我们一行冒着风雪走进佘正良兄弟二人的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低矮倾斜的屋子,一方烂泥巴垒成的土炕,有一团乌黑辨不出颜色的破棉被,几块石头搭成的灶,一口破了口的锅,患有先天智力问题的兄弟俩,五十多岁了,没有成家。因智力问题和长期的劳力缺乏导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佘正梁一家的贫困状况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经与村主任协商沟通,得知他们享有低保,村上已争取了危房重建指标,新房已在村民及他们亲友的帮助重建之中。因为智力问题,只能带动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购买了过冬棉被,衣物,油盐酱醋,米面,队员刘碧媛从家中捎带了些过冬的大衣和食物带给他们。我们积极与村委会协调,临时租借了房屋,路晓明多次个人捐款,让他们采购年货让他们住在安全的房屋里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并督促村委加大支持他们越冬后新房盖户封顶工作。预计8月底完成粉刷后就能入住。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按照新农合等医保政策,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予以救助。
我们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发动帮扶干部集资4000元,为陈沟小学49名学生每人发放书包、文具盒各一个;并通过“微信水滴筹”筹款8000余元解决了村民陈育红患脊髓灰质炎的孩子住院治病缺钱的燃眉之急;为患病的李国荣女儿联系医院和大夫,办理住院手续,协调解决病床,帮助陈月勤儿子办理转院手续和到镇上报销医药费;协调鸡峰镇派出所为陈沟村8户群众办理户籍;积极弘扬正能量,在陈沟村微信群多次倡议关注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呼吁村民尊老爱幼、赡养父母,鼓励举报在村里无理取闹和涉及“黄赌毒”活动的人和事………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也在群众中树立了帮扶干部真情换真心、实干解民忧的良好形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方能感知百姓冷暖;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是我们驻陈沟村第一书记路晓明及帮扶队员的真实写照。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成县九鑫公司作为一个依靠农民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在全县脱贫攻坚的潮流中,毅然决然地扛起精准扶贫的时代重任,坚持壮大企业、服务农民、回馈社会的信念。九鑫集团充分利用他们资源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动农户从事土鸡、仔猪养殖。并提出为陈沟村有发展养殖产业意向的贫困户提供鸡苗1500只,仔猪40只,成立陈沟村养殖专业合作社,九鑫公司提供养殖所需饲料,养殖出栏后由九鑫公司统一收购。合作社由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村民陈文珍负责并带领贫困户进行集中养殖,已达到增加特殊困难人群经济收入的目标。九鑫集团的每一项举措,每一个细节,处处体现着集团真心实意为农户着想的信念,真正践行了作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有机转变,为脱贫攻坚产业脱贫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陈沟村的行路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室、村级小学重建了,新建了村级卫生室、村级幼儿园、村文化广场,陈沟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广场修建起来了,村民们过去的黑暗陈旧倾斜的老房子不见了,全都是白墙青瓦、有的还是瓷砖贴面的漂亮小平房小洋楼。老百姓的经济果树核桃、花椒、中草药都喜获丰收,他们一趟趟运输出去,卖了好价钱。不仅把群众的农产品卖了出去,而且卖上了好价钱,真正“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
又是一个三年多过去了,陈沟村终于旧貌换“新颜”。有的人家拉通了宽带网,看上了有线电视,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信息,不少家庭主妇已开始“网购”了,村民们腰包鼓了,早上赶集的媳妇们打扮一新,显得更加俊俏了!破旧的村委会被一幢漂亮、气派的小二楼替代,图书室、卫生室、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好像在演奏一首新时代的进行曲!陈沟村的沧桑巨变只是成县17个乡镇245个行政村十八大以来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因为全县脱贫已指日可待!
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人带着小孙子在健身器材上玩耍。我们走过去与老人闲聊,当问起草滩村的变化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国家的政策对我们农民太好了!谁能想到我们这山旮旯能像电视里一样有平展展的路走,吃水在锅台边,住上了一砖到底的房子,还有文化广场,我们老了老了还领上了工资……”几位老人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流露的是开心满足和对党的无限感激。看着幼小的孩童,也许正因为有无数的父辈们一代又一代的艰难困苦,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他们幸福的童年和未来。
我喜欢槐花,喜欢她淡雅淑静,它长得高挑而不张扬,却让这一方天地有了诗意,含了情怀。我更喜欢槐花扎根大地,绽放青春不择富贵的品格,它没有牡丹、芍药华丽,却有质朴纯洁坚守,就像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老百姓,对这方家园不离不弃。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村边地头,山沟田埂,处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勤劳朴实的农民有着槐花般的坚韧的性格,为了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生生不息,勇敢前行。一个个整齐的果园,一片片泛绿的麦地,一座座新建的庭院,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展现在眼前,到处呈现出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田野里农民们正抢抓时机,锄玉米,收菜籽,样样农活等着他们。他们很辛苦,但他们也很充实很幸福。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梦想飞翔,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因为在新时代的美丽农村广阔而又有希望的田野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梦等他们去实现。
作者
王小燕,祖籍礼县,现居成县,笔名梦妮。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开始创作,有诗歌、散文多次发表,出版散文集《豆豆花儿开》,现供职于陇南市成县交通运输局。